返回栏目
首页资源分享 • 正文

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编辑:xychild

前不久,看到一个名为 《妈妈的理发店》的短片,深有触动。

短片中的妈妈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理发店,这个小店的收入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平时妈妈为人非常客气和善。

买菜时,她会给摊贩一个深深的鞠躬;

剪发收钱时,她会双手接钱,向客户鞠躬表示感谢;

女儿在学校犯错时,她也是一次次向老师鞠躬道歉。

小时候,女儿觉得妈妈很有礼貌,长大后她却开始反感这种小心翼翼的和善。

女孩渐渐有点看不起妈妈,甚至开始讨厌和妈妈在一起。

直到女孩怀孕被告知胎儿发育不好时,看到妈妈对着医生连连鞠躬,她也忍不住对着医生连连鞠躬。

那一刻,她才真正明白妈妈一直以来毫无保留的爱。

视频的最后,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位无法开口说话的妈妈,她处处客气和善的背后,是想让每一人都善待自己的女儿。

每一个平凡父母的低头弯腰,都是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所以,他们无论多平凡都爱得理直气壮。

知乎上有这样的提问:“你有没有嫌弃过父母没有本事?”

有个戳心回答是这样的:

我曾经很瞧不上他们,虽然知道应该对他们好点,但就是做不到,但等我懂得父母的不容易时,我已为人父母,他们也已经老去。

平凡的父母,到底能给孩子多么伟大的爱?

看看下面的三个小故事,或许我们就能明白。

四川绵阳的谢凯是一名滴滴司机,今年谢师傅的儿子以645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出成绩的那天,谢师傅的微信里不断冒出向他道喜的信息,他也乐得合不拢嘴。

很多人向他请教育儿的秘籍,谢师傅却笑着分享了他和儿子的磨合过程。

十年前,谢师傅是做水电安装的工人,那份工作不仅很累,还要常常追着别人要工钱。

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就很容易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

儿子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没有做完作业,老师把电话打到了家里,谢师傅第一次动手打了儿子。

提到这件事,谢师傅说:“巴掌打在儿子身上,当父母的心里也会疼。”

最好的教育,永远是父母不放弃自我成长。

 

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


 

所以那一次之后,学历不高的谢师傅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一些跟教育相关的知识,也开始懂得尊重孩子。

就这样,儿子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长大,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一家人会坐在桌子前好好沟通,孩子的每一种想法都会被尊重。

不论是孩子参加夏令营,还是填志愿、选专业,谢师傅都给孩子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支持。

谢师傅曾经期盼儿子读理科,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希望他能够选择金融类的专业,但是最后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选择了北大的“考古系”。

永远给他自由,但永远不能放松底线。

这或许就是谢师傅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后来谢师傅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他成为了一名滴滴快车司机,每周日返校时,他一定会开车送儿子去学校,并且在临下车前严肃地叮嘱儿子一句话:“上课一定要认真一点。”

谢师傅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啰嗦,但下一次还会说,像是属于他和孩子之间的一种仪式。

谢师傅觉得这份工作比之前轻松了很多,即便是劳累之时,想想自己的儿子,又满是动力。

 

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


 

如今孩子考上了北大,要飞得更远了,谢师傅打心底里高兴。

“儿子就像越飞越高的风筝,我手里虽然牵着线,却并不干涉他往哪里飞,飞得越高越远越好。”

有的时候,教育拼得并不是父母的背景和能力,而是那一颗实实在在站在孩子角度思考的心。

即便平凡如你我,只要用心参与到教育中来,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王智永是内蒙古一个小乡村的牧羊人,他的家乡有清澈的河流、清新的空气,还有他的羊群。

王智永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所以在家放牧是个不错的活,他喜欢家里的一切。

这样的舒心生活在儿子小升初时出现了变化,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里的学校。

这本是件高兴的事情,但王智永有自己的想法,放牧是个离不开人的活,他舍不得家里的那群羊,因为这是儿子学费的唯一来源。

无奈之下,王智永只能让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寄宿在学校。

学校离家300公里,孩子一年只能回来两次,每一次父子俩分别的时候,孩子总是低着头抹眼泪。

这么小的孩子就懂了生活的疾苦,让王智永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父亲太失职。

没有一个父母,不想给孩子最好的爱。

 

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


 

看着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干瘪的孩子,王智永决定不再等待,他马上着手卖掉羊群,只为了能够早一点去市里陪着孩子一起读书。

那段时间的羊价低迷,即便亏损了20万,王智永也没有再动摇陪孩子的决心。

因为他不想再一次错过儿子的成长。

市里的日子并不好过,想生活下去就得工作,没有专业技能的王智永只能去做外卖员,因为对路况不熟悉,他经常被客户投诉,还会被扣钱。

那时候他非常怀念大草原上的风和油菜花,虽然感觉自己不被大城市欢迎,却还是坚持了一年。

挺过每一个困境之后,都隐藏着人生赠送的礼物。

后来,王智永做了青桔单车的运维人员,他又找到了那份自由自在的感觉,这份工作不用看别人脸色的工作,而且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成长。

王智永因为长期放牧和务农,又黑又瘦,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性,然而他却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

他对孩子很有耐心,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这样悉心浇灌的种子没有让他失望,他从未刻意教过孩子什么,但是孩子却跟他一样正直、善良。

有时候孩子担心父亲劳累,父子俩会一起在城市中穿梭找单车,两个人都很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很难再找回。

如今的王智永感动欣慰和满足:“钱以后可以慢慢挣,能有个好孩子比啥都强。”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父母的奋力托举。

汪平是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的那批人,19岁的他带着800块钱来到了云南昆明摆地摊,只为了能够赚到养家的钱。

汪平的家里有五个孩子,最大和最小不相差10岁,极为密集的家庭支出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会选择“战略性”放弃,但是汪平一个都不愿意放弃。

初中毕业就来云南打拼的汪平深知赚钱的辛苦,没能好好读书是他最大的人生遗憾。

比起贫穷,汪平还有一个说出来会被老家人笑话的梦想:“我要把五个孩子全部送进大学。”

 

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


 

汪平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他从来不打孩子,却对孩子的教育最上心,即便是分隔两地时,他也会每周六开一个家庭会议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学习。

孩子们也很尽力,一个个考上了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都要多很多,有时候汪平尽管努力摆摊,却还是只能100块、200块断断续续地给孩子打生活费。

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汪平成为了一名滴滴司机,之后风吹日晒消失了,每天还能有500元左右的收入,他觉得日子松弛了一些。

因为汪平比较擅长与人交流,去年9月份,他成为当地一支滴滴小分队的队长,收入也越来越好。

如今,汪平已经培养出4个大学生,老四刚刚考上大学,还得到了滴滴橙果奖学金。

一个没有上过高中的父亲,用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看到了家乡之外的世界这是多么不容易。

有些付出,只有自己知道。

 

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


 

现在他可以更有底气地跟孩子们说:“去吧,去做你想做的事,老爸一直都在。”

每一位平凡的父母,都曾为了孩子努力过。

有时他们可能会低到尘埃,有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梦想,有时他们会拼尽全力,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最好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

就如同上面的三位父母,他们有的是普通的滴滴司机,有的是平凡的单车运维人员,但他们的孩子被教育得如此优秀。

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滴滴师傅们的默默付出,这才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很多人觉得司机是底层职业,儿童教育网,但是这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底层职业,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司机师傅不仅仅是我们出行的助手,也是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

据统计,77%的滴滴司机师傅已有子女,其中,40%有两个及以上的孩子,76%的司机子女是未成年。

这些滴滴司机师傅们,也是孩子的爸妈,是丈夫,是妻子。

很多人愿意选择滴滴司机这个职业,是因为它的时间相对自由,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这也是一种对家庭的付出和责任。

滴滴也用自己的方式关注着司机师傅的家庭,多维度支持司机子女的教育发展,因此推出了“橙果计划”,这是国内首个关注网约车司机子女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

“橙果计划”为一些高考的司机家庭提供了多元和持续的支持:

为考生提供考前加油包、考后志愿填报免费课程和“橙果夏令营”、9月份滴滴还将举行“橙果奖学金”的颁奖礼,未来滴滴也会持续为“橙果计划”获奖司机子女提供在校期间的实习机会和毕业校招的绿色通道。

师傅们努力,孩子们争气!

本文标签:孩子家庭教育育儿父母课堂

儿童网

相关文章Related

图文推荐

孩子是否聪明,看看是否有下面这些特点

孩子是否聪明,看看是否有下面这些特点

这50条“育儿建议”爸妈要收好,错过这篇可

这50条“育儿建议”爸妈要收好,错过这篇可

儿童绘本推荐:神秘的海底世界

儿童绘本推荐:神秘的海底世界

父母养出有幽默感的孩子,是最高级别的富养

父母养出有幽默感的孩子,是最高级别的富养

把孩子放任不管当作静待花开,是家庭教育中

把孩子放任不管当作静待花开,是家庭教育中

“我是老农民,俩娃却考上北大清华”

“我是老农民,俩娃却考上北大清华”

更多推荐

返回栏目>>
家庭教育书籍

儿童教育   |   视频   |   图片   |   幼儿园   |   教育机构

Copyright © 2022 儿童教育网 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

儿童教育网分享: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亲子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