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入园入学 育儿知识 文化素养 幼儿园教育 语文教育 图片资源 儿童视频 幼儿园 机构

小学生作文

相关类别: 中小学教案课件 小学生作文 汉字词语句子 中小学试题精选
信阳儿童网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盘点一下端午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

来源:儿童教育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3-05
端午节啥时候定下来的,都有哪些民间习俗呢?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等,节期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之一。赛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习俗,这两大习

端午节室内挂葫芦、艾蒿、芹菜

每年进入耳草后,气温不断升高,伴随着滚滚的热浪,农忙时节到了,端午节也伴随着浓浓的粽香。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定的,有什么民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崇武节、端龙节等,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之一。 一。

端午节起源于对天象的崇拜,由古代对龙祖的崇拜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腾飞正南中天,正是神龙飞天之日。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方面面,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原为古代南方吴、越先民祭祀龙祖的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于5月5日跳汨罗江自尽。 、曹娥、介子推、秋瑾。

在端午节的传承和发展中,多种民俗风情交相辉映,节日习俗内容丰富。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习俗。 这两种习俗在中国自古流传至今。 盘点一下端午节的习俗吧!

1、龙舟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在中国南方很常见。 在北方靠近河流和湖泊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而且多以划龙舟、舞龙舟的形式出现。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祭祀屈原、水神、龙神等祭祀活动很多。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比赛中,鼓声急促,船桨飘扬,雕龙独木舟相互追逐。

赛龙舟已传至日本、越南、英国等周边国家。 1980年,龙舟赛被列入中国民族体育项目,每年举办“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首届国际龙舟节在屈原第二故乡中国湖南省岳阳市举行。 此后,湖南定期举办国际端午节。 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将龙舟赛列为比赛项目。 2011年5月23日,龙舟赛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舟赛

二、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另一项传统习俗。 各地包粽子的材料、粽子的形状各不相同,花样繁多。 例如,包成牛角状的叫角粽子,用竹筒包起来的米饭密封煮熟的叫筒粽子,包成方形的叫四角粽子,有肉的叫粽子。肉粽子,有枣子的叫枣粽子……统称粽子。

粽子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食品。 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有大黄米(粘黄小米),还加入了中药薏苡仁。 煮熟的粽子叫“一枝粽”。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汤圆。 大米混入禽肉、栗子、红枣、红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也作为交际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 日本文献中记载了“大唐粽子”。

宋代已有“糌粑”,即用水果包成糌粑。 诗人苏东坡有句“我见粽子里有杨梅”的诗句。

元明时期,做粽子的材料由野叶变为芦叶,后来又出现了芦叶包粽子。 粽子中加入了豆瓣酱、猪肉、松子、红枣、核桃等,品种也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

从古至今,每年五月初,中国家庭都要浸泡糯米,洗净粽叶来包粽子,花色品种更多。 在馅料方面,北方多包红枣、红枣包子; 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馅料儿童教育网,其中以浙江嘉兴的肉粽最具代表性。 现在交通这么发达,网络交易这么火爆,西北地区的人想吃南方的粽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大家也可以学会总结。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并传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3、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

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蒿、菖蒲、饮雄黄酒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用菖蒲、艾条插在门楣上、屋檐下,或挂在堂上。 端午节前后是一年中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睿智的古人通过这些方法达到了驱邪避瘟的效果,为健康保驾护航,具有一定的养生意义。

艾蒿

艾蒿,又名艾蒿,为野生或自种。 其茎叶中所含的挥发性芳香油所特有的香气,能驱除蚊虫、蚂蚁,净化空气。 在中医中,艾条入药,具有调理气血、温宫、散寒湿的作用。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艾条”,是中医艾灸的重要药材。 现在美容院和保健中心都用艾条为顾客祛湿散寒,调理气血。

菖蒲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 其狭长的叶子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醒脑、强筋散结、杀虫灭菌的良药。

过去长江流域盛行喝雄黄酒的习俗。 古语云:“饮雄黄酒,百病不愈”。 雄黄是一种矿物,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其中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而成。 雄黄酒具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在中医中也用于治疗皮肤病。 在没有碘等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酒解毒止痒。 对于未达到饮酒年龄的儿童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大人将雄黄酒涂抹在额头、耳朵、鼻子、手脚等处,以消毒防病,防止蚊虫叮咬。

端午节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节”。 端午节上山采药,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普遍习俗。

四、吃鸡蛋、打鸡蛋

因为鸡蛋的形状像一颗心,民间流传吃什么补心,吃鸡蛋可以使心神不失。 端午节吃鸡蛋,一方面是为了吉祥如意,祈求一年无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善生活。 早期主要吃鸡蛋。 后来每到端午节,我都要煮各种鸡蛋,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鸡蛋、鸭蛋、鹅蛋

端午节吃鸡蛋代表着无尽的美好愿望,据说在吃煮鸡蛋之前先玩碰鸡蛋的游戏非常吉祥,获胜者将迎来好运。 当然,玩过这个游戏的人都知道,要挑大而硬的鸡蛋,用小实心的一头打。

5、挂五彩线、葫芦、走马芹、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的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上五彩线,具有祈求吉祥的美好寓意。 五彩线由蓝、白、红、黑、黄五色丝线织成,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也象征东西南北中。 民间认为它蕴含着五方之力。 避难所,被誉为“七彩神龙”、“长寿线”,能辟邪驱魔,祛病强身,吉祥平安。 后来这五种颜色就不用了,只要有五种线就行,越新鲜越好,孩子也比较喜欢。 如果没有,那么只需五种颜色的线就可以了。 有的挂着小桃石或铃铛,非常漂亮。 尤其是那些带铃铛的,随着身体的移动,叮当作响,悦耳动听。 随着社会的进步,五彩线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现在我们都在编织五彩绳,既结实又美观。

七彩绳

端午节又称“儿童节”。 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邪月。 端午节绑五彩绳,有保佑孩子免受妖魔恶鬼侵害的寓意。 听到第一声雷声,剪断的彩线被水冲走,化作一条龙,带走身上的不祥之物,烦恼忧愁随着雨水流走,好运伴随你一生一年 。

七彩葫芦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聚福的作用。 葫芦本是藤蔓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藤蔓伸展意味着万代长存。 葫芦的形状与太极拳的阴阳非常接近,可以贮藏霉运,易入不易出。 因此,在端午节期间,民间用葫芦来祛病辟邪。 可将葫芦挂在家中或门口,或佩戴在身上,以避邪。 赶走瘟疫,带来好运。

邹玛勤

走马沁,又名野生白芷、野芹菜花、毒芹菜根等,具有祛风祛斑的功效。 走马芹是剧毒植物,只能外用,不能内服。 据说端午节房间挂马芹有驱蚊的作用。

各种香包

端午节儿童佩戴香囊,相传有避邪驱瘟之意。 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并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 然后用五色丝线系成绳索,编成各种形状,编成一串。

总之,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将夏季“祛病防疫”的风俗注入其中。 端午节被视为始于中原北部的“恶月恶日”,并附有屈原等历史人物的纪念内容。 端午习俗的形成可以说是南北习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祝端午的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全民放假3天。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本文标签:龙舟习俗葫芦粽子端午

内容编辑:萌理慧
育儿书籍

最新儿童教育信息推荐

儿童网首页 | 教育资讯 | 入园入学 | 育儿知识 | 文化素养 | 幼儿园教育 | 语文教育 | 图片资源 | 儿童视频 | 幼儿园 | 机构

Copyright © 2022 儿童教育学习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1863号  专业的儿童教育网提供幼儿教育资源、中小学教育资源、亲子教育培训服务  商务合作:13503769300

儿童网、家庭教育网、小学教育网、幼儿教育网、儿童学习网、亲子育儿知识综合门户 幼教网 儿童网地图 儿童网信息列表